谢长廷首度往访大陆的观察 一、谢长廷极力争取主导泛绿两岸关系地位 在台湾这一方,大家都会同意国民党不应该、也不能够包办两岸关系,民进党拥有台湾百分之四十五的民意基础是一个不能漠视的事实,但这却是两岸、朝野的谁也不愿意主动公开说出来的。民进党进入苏贞昌主导的时期,至今为时不久,苏式风格虽然仍不脱民进党本来的“中国政策”框框,但主要是改以消极不作为来应对,所以至今在两岸关系上不主动生事,毕竟有了稳定的“外在环境”,苏贞昌才能空出手脚整理派系与党务、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等等,在民进党内部重新建构有利于自己出线竞选下届“总统”的大战略环境。相较于蔡英文在位期间的向深绿倾斜与潜伏式冒进,同时反覆耍小聪明地玩弄一些没人搞懂得模糊语句试图加以包装,苏式风格显得磊落、陈稳、务实得许多! 两岸关系不主动生事,苏贞昌的消极不做为换来迄今为止短暂时间的“西线无战事”;但是,与此同时受到不甘雌伏的谢长廷内部挑战,谢长廷此时此刻到大陆访问,用谢长廷自己的话来诠释:面对中国大陆崛起,民进党不应该被边缘化,若民进党再一成不变,使得国共联手对付民进党变成常态,民进党执政恐变成传说!谢长廷看起来像是一个主动出击对付国共联手的拳击手,试图打配他口中的常态,其实这不过是自圆其说的名义上藉口,实际蕴涵的意义不外乎提前取得以民进党为中心的泛绿阵营在大陆事务领域的主导地位,趁此苏贞昌尚未立稳脚跟之际,以这个自行建构出来的主导地位让他自己不会在下一届“总统”党内初选被边缘化。
二、谢长廷在党内谨慎小心以对 谢长廷将这次登陆定义为“开展、互信、分享之旅”,字义相当中性。行程中的前往“厦门参访”、“东山祭祖(福建省漳州府诏安铜山)”、“北京世界杯调酒大赛”等,可以看出这些安排刻意凸显出来的民间性质、私人性质。目前看来,谢长廷以“个人名义”前往回避台独主张,而行程中安排的祭祖,对于他自己是否为中国人的质疑自有可以正面解读之处;现在无任何公职身分,单纯地以“台湾维新基金会董事长”身分前往,身分难谓不适当。
其次,从代表性来看,谢长廷是现任民进党中常委、过去担任过“行政院”院长,他的成行是民进党迄今担任公职的政治人物中层级最高的一位、代表性最足够的一位。当然他所属的政党、阵营也有“朝贡”之讥评,谢长廷也有足够的个人政治属性、派系支持能量来抵御!报载民进党发言人王闵生表示,谢长廷已向民进党主席苏贞昌“报备”,并没有违反民进党中常会决议的“不得参加海峡论坛、国共论坛”的规定,声称谢长廷只要依照党规定处理,党部对谢长廷访中表示尊重。
显然,苏贞昌仍然以消极的不反对来回应谢的主动出招。三、两岸关系需要党内共识、朝野共识 从政党政治的选票得失而言,对国民党最有利的情况就是民进党继续在现在和未来延续过去企金的反中的台独路线,在两岸关系上“锁国”,并和北京保持敌对。蔡英文的失败在于违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一个不能逆转的趋势,台湾在两岸关系上的利益不是类似表面上的“和而不同,和而求同”模糊字句所能任意摆弄的;检讨与面对失败,苏贞昌这个务实主义者面临船大难调头的政治运作惯性,有苦难言,暂时低调地消极不做为来面对。
此时,谢长廷的中国大陆之行,不再一成不变,先走一步,意味着他不会在下一届民进党内“总统”初选上缺席。相对于此,国民党并没有在一时选票输赢的得失中迷失自己,国民党深切了了解两岸关系必须有朝野共识支撑才能行健致远,国民党发言人予以肯定,并乐观、正面看待民进党与大陆的来往。
但是,也试图逼使民进党对过去谢长廷关于“宪法一中”的两岸论述,以“中华民国宪法”为基础进一步深化,寻求朝野共识。可惜谢长廷的说法矛盾百出,对于当年曾提出高雄与厦门“一国两市”的主张,他表示说:依照我们的“宪法”,两个城市(厦门和高雄)还是一个国家,而他讲的“宪法”是“中华民国宪法”,用“宪法”回应一中问题(“宪法一中”);他更强调,他提的不是马英九所讲的“一国两区”。依照其所主张的“宪法一中”原则,在“中华民国宪法”暨增修条文、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之现行规定下,以否定“一国两区”为前提的“一国两市”说法,不知如何成立?也许谢长廷结束行程返台后,脑袋受到眼见为凭的中国崛起事实的醍醐灌顶,他会用成熟的律师智慧与更多、更多的努力来加以完整论述。(作者苏嘉宏为台湾.辅英科技大学教授) 谢长廷访陆 民共关系可望破冰? 民进党中常委谢长廷即将于十月四日赴大陆访问,这是民进党和共产党过去以来,一直都未能敲开的高层访问之行的重要开端。
谢长廷此行是否能够使得沉重与对立的民共关系,开启破冰的曙光呢?确实值得持续关注。具最高层级指标性意义。谢长廷此次虽然以个人名义赴大陆展开访问,但是谢过去曾经担任过“行政院长”、民进党党主席、亦曾参选过“总统”,谢长廷这样的从政经验和资历,是目前民进党去过大陆访问者的最高层级。
加以谢长廷是民进党内具备雄厚政治实力和深厚论述能力的佼佼者,目前谢虽未担任公职,但谢的子弟兵在政坛具备相当的政治实力和能量。因此,谢长廷此次登陆,格外引起两岸各界的重视和观望。未来谢在民进党内对两岸事务的影响必然具有一定的分量。
而苏贞昌和谢长廷日后在两岸事务的合作与否,攸关民共关系的长远发展。是以,谢此次具指标意义的登陆,值得两岸各界正视。民共关系是否有望破冰?两岸各界对于谢长廷此次登陆访问都寄予深切的期待,期望能够对民共的两岸关系起到一定程度的开展。民进党和共产党接触,其实也有一段不算短的时间了,但是民共两党之间的互信程度,始终都还很薄弱,几乎可以说还是没有互信可言。
这原因其实就在双方仍然抱着互相摸底与一探虚实的不信任与不真情的互动情境里打转,双方还找不到可以信任对方的基础杠杆,这是民共互动的问题所在。此次,谢长廷登陆两岸应该将此互信薄弱环节打开,做为往后民共互动的基础。如此,未来民共的互动才有可以依循的基础得以依恃,未来的交流才有良性和有意义的渠道可以凭藉,民共关系或将有长远的发展机会可以期待。
会否出现新的中国政策?民进党现在的中国政策,在经过蔡英文出马角逐“总统”大选失败之后,已经证明不被许多台湾人民信赖和接受,也已经不合两岸潮流的驱动了。可以说是一套老而不能就时的过去式老梗和老戏法,再不换新,终将被历史淘汰,被人民唾弃。
大选后民进党也检讨出失败的病因所在了,然而苏贞昌五月当上党主席迄今已四个多月有余了。但民进党仍然还提不出新而有具体实务作用的两岸政策可以依循,这是民进党现阶的重大问题所在,党内有志之士,其实忧心忡忡。正因为民进党还提不出一套可行的两岸新对策,谢长廷此时再不登陆交流更待何时呢?因此,谢长廷此次参与“调酒之行”的登陆交流,若能和大陆方面找到调出民共的“两岸和平好酒”秘方,将不虚此行,亦不失民进党最高层级的访行,或将带给各方最高的期待呢? 谢长廷这趟调酒的访问之旅,若能和大陆一起调出两岸的“破冰之酒”,则民共的关系或将有可以期待之日。
而谢此行能否带给民共关系可望破冰呢?似乎可以期待,但亦怕会有受伤害之虑。且让我们拭目以待。(作者李华球现为台湾“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国安组”特约研究员) 谢长廷访京 打开绿营通往大陆之窗 民进党四大天王之一的谢长廷即将踏上赴京之路,行程目标是受邀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国际调酒协会活动,这个协会显然政治性不强,但在台湾本地,却看得很政治,这样的看法是对的,政治人物的一言一行都是政治。
毋庸怀疑,谢长廷的北京行一小步,不论从那一个角度来看,都是台湾绿营重新认识两岸关系的一大步。谢长廷素有民进党智多星的称号,律师出身,思虑周密,政治资历完整,从政经验丰富,一直是绿营内的领袖级人物,即使2008年的大选落败,倍受绿营内部置疑,但谢长廷总能营造东山再起之势,而民进党内的谢系人马,也一直能透过地方经营,由南至北,维持兵强马壮的队伍。当然,谢长廷如今能走出绿营领导人不敢触碰的台独意识型态的怪圈,认真面对两岸关系,除了个人的理念、勇气、政治实力与政治谋略外,绿营内部方兴未艾的权力竞逐,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苏系、谢系、蔡系、新潮流系等,当他们在面对2016年的大选时,谁主浮沉,两岸关系正是民进党内任何主要派系领导人必需严肃面对的课题。谢长廷在1日的记者会中说的很精准,民进党应该重视两岸关系。就这点而言,谢长廷应该是民进党领袖级人物中,最具时代观,也最敢于面对两岸现实与国际现实,而且也是第一位敢于明确表达态度的人。
依谢长廷个人在记者会中相当形象的说法,高雄与厦门是一个国家的两个城市,根据“宪法”这个国家是“中华民国”。这样的表述方式,基本上已经与当前两岸的一个中国各自表示的共识,以及国民党的大陆政策非常接近。过去,由于台湾绿营人士受制于台独意识型态,总是对两岸关系本质不愿思索,还下意识的说出一些脱离两岸现实与国际现实的观点,如台独公投等,甚至于绿营精英人士在讨论台湾前途时,往往刻意忽略了中国大陆存在与日益壮大的现实,还有少数更极端者,甚至相信中国大陆即将崩溃的说法, 并且以此来忽悠台湾的选民。只是形势比人强,随着两岸交流的密切,民进党地方执政县市长,不论在高雄、台南、云林、嘉义、屏东等,无不全力推动两岸的观光旅游与经贸往来,多数县市长也不避讳赴大陆各城市促销当地产品,不仅未闻当地台独人士指责,甚至颇受多数民众肯定。
谢长廷的北京之行,应该是两岸交流日益频密现实的反射,冲开了台湾绿营传统对两岸关系看法的僵化思想索炼,有机会推动他们必须认真思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之道。在绿营内部,不论是高层或基层,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台独运动的老黄历不管用了,他们必需要有新的思维,营造新的环境,依绿营内部的说法,就是民共交流的良好环境。谢长廷此行,只是台湾绿营踏出的第一步,不论谢长廷此行的结果如何,至少他打开了绿营通往大陆的一扇窗,至于能不能登堂入室,营造民共交流的良好环境,仍言之过早。
其实,未来绿营大陆政策的发展,也不会因为谢长廷的北京之行而有即时戏剧化变化的可能性,绿营仍然受限于太多的政治与根深柢固的台独意识型态因素需要排除。目前,台独极端派已经磨刀霍霍,若谢长廷此次能在绿营复杂政治环境下安然渡过,或许下一阶段才会有绿营内部真正对大陆政策的检讨,否则,谢长廷将只是过河卒子,自身难保,也谈不上推动民共良性交流了。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